当前位置: > 365bet网页版 >

探索全国“电力超市”,报名跨省电“闪送”!

发布者:bet356体育官方网站
来源:未知 日期:2025-10-19 09:38 浏览()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近日,南方电网运营区4230万千瓦时电能通过闽粤互联工程输送至国家电网运营区浙江、上海等地区。这是我国启动跨运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以来,我国首次与南方电网、国家电网开展跨电网运营区现货交易。如今,我国资源配置呈现新景象:广东外贸企业用云南绿色水电,广西夜间风电点亮海南电动汽车。这一幕表明,我国电力市场正在加速从分散、政策参差不齐的“碎片”格局走向全国统一。编辑“电力超市”。广西乐业风电项目。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婉莹/摄(资料图) 机构护航,统一电力市场有“硬支撑” 近年来,我国电力市场改革进入深水区。 《能源》法取得进展,《电力市场管理办法》修订完善,市场运行、信息公开等四项基本政策一一落实,为构建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体系奠定了制度基础。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初步完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规划的关键之年。今年1-8月,电力市场交易量434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省区间互换电量102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国家发改委体改综合司司长王仁飞表示,从上半年数据来看,每四千瓦时的电量交换中,就有一千瓦时是通过跨省调配实现的。这一数据背后,表明我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正在经历从“省内小流通”到“全国大市场”的深刻转变。打破壁垒,从“各自为政”到“全局优化” 我国电力市场长期以来都是以省为主体的“各自为政”,资源配置效率有限。作为改革先行者,6月28日,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的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结算试点连续运行,建立电力市场打破省际壁垒,实现多省区统一优化配置。 “日均交易电量达到38亿千瓦时,市场交易规模超过英、法、德三国的总和。”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副总经理陈伟表示,“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重大成就,也是电力体制改革从‘破冰区’走向‘深水区’的重要标志。”据了解,南方五省供电结构各异,资源齐全优势突出。云南水电、风电、光伏发电比例较高;广西、贵州新能源发展迅速,水、风、火相互支持的特点明显;广东对基础能源供应和价格波动敏感;海南机器大电网小市场竞争覆盖面的扩大有利于稳定价格、防止垄断。陈伟介绍,南方区域市场采取各区域主体同台竞争、统一出清的市场模式。充分发挥价格“风向标”作用,持续发布价格动态信息。 1、按照效率最优原则引导电力资源流动,最大限度释放全网发电潜力,拓展消费空间,激发调节能力,“让各级电流流向最需要、能创造最大价值的节点”。让西部水电、新能源和东部火电同台竞技,推动西电东送从“计划输电”走向“打造血液市场”。与此同时,何资源流动效率提高、发电成本优化,市场红利自然会随着价格信号一起传递,“不仅可以通过竞争促进清洁能源的大规模消费,也可以通过竞争性的价格发现机制,让用户最终使用到更便宜、更绿色的电力。”陈伟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回顾南方区域电力市场的发展历程,2017年启动设计,2022年7月23日启动区域市场试运行,2023年12月完成覆盖全区域的首次市场结算试运行,历时35个月终于实现首次结算试结算,为建设非常规预防性试点结算提供了范例。贵州风电项目。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婉莹/摄(资料图) 夏季正值在高峰期,市场化机制将解决电力供应的时间和空间问题。今年夏天,极端高温天气时常出现。南方五省30余个地级以上城市负荷创历史新高。全网系统峰值负荷两次再创新高,达到2.57亿千瓦,同比增长2.9%。广东成为全国第一个用电负荷超过1.6亿千瓦的省份,电力供应保障面临严峻挑战。 “在夏季用电高峰等关键时期,电力短缺通常是时间和空间回避的问题。”南方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总经理黄河解释说,传统的供电保障依靠“硬投入”增加电力资源、拓展渠道,而市场机制精准引导资源的流动通过实时的价格信号实现跨省区、自动地进行,并且电力是自动动态的问题。用户还可以根据分时电价主动调整用电量,形成“全民参与”的灵活供电保障网络,将供电保障模式从“被动防御”升级为“数据显示,1-8月,西电东送完成16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比年度计划增加225亿千瓦时。其中, 云南对外送电、广东西部发电分别完成1109亿千瓦时和1457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3.6%和3.9%,均创历史同期新高。此外,广东接收西部电力4400万千瓦,占全国30%广东最大负荷;日最大用电量9.87亿千瓦时,占广东省用电量的33%。这意味着,广东每用3度电,就有1度电来自西部,跨省转移效果显着。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跨省跨区域电力应急调度管理建议》,这是首个针对跨省跨区域电力应急调度的国家规范性文件。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进一步证实了紧急调度的有效性。他说:“应急调度是成功应对寒暑假多个周期的关键。此次大试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挖掘全网潜力,单日消除地区最大电量缺口超过1300万千瓦,守护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底线。 “目前,我国两大主网跨运行交易已逐步常态化。数据显示,今年7月1日至9月底,南方地区持续通过闽粤直流通道向华东地区送电;7月16日至17日,广东通过江城直流通道紧急支援四川120万千瓦;福建将调电 电力到广东 建设统一电力市场。新能源企业采用“以价换量”策略,通过低通道争取更多发电量,并以市场化方式实现新能源与火电、燃气发电的能量交换。并实现各省区传输量的增加。 “通过跨省优先计划的灵活调整机制,增加市场灵活性,西电东送规模较优先计划达到84.2亿千瓦时,竞争激烈、安全高效”的电力市场将快速发展。未来,国家的电将像水一样安装得当,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绿色新引擎”。 (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婉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