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立足四大优势增强成功信心——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2025年10月25日 06:01 来源:每日评论员
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这是在“十四五”规划即将圆满收官、我国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对于继续抢抓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发展优势、确保共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决定性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第一个五年。社会全面发展、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将乘势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我国交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 “十四五”主要目标任务即将圆满完成。启诺的现代化风格迈出了新的坚定步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已实现伟大开局。经过“极不平凡、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进入了“夯实基础、全力以赴”的关键时期。 “十五五”五年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普遍认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深刻触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方位,审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了引领性设计和战略框架。这是乘势而上、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又一次总动员。深入思考会带来更大的成功,在行动之前做出决定。放眼“十五五”新征程,世界世纪变革正在加速,外部风暴与内部变革挑战交织。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积极认识和应对变化,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推动战略重大突破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事务。经过“十四五”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市场优势、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优势、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更加凸显。立足四个效益,保持战略定力,我们完全有信心、有信心、有能力继续谱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新篇章。 ——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统筹兼顾短期增长和长期可持续发展、创造财富和共同富裕的关系,用新的国家制度聚合各方资源,在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上发挥协同作用,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基础保障。n 正确的方向。 ——充分发挥超大市场优势,促进资源更加合理配置,为新兴产业提供更多机会。 ——发挥完整产业体系优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无论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产业,还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都可以构建大中小企业上下合作融合的产业生态系统,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涌现出一大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和战略科技队伍壮大,加强原始创新和基础技术研究,推动科学与技术深度融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和创新活力。这四种优势不仅是叠加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凭借组织动员能力、总体协调能力、实施能力,引导资源要素在重点领域联合起来,为发展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强产业体系动能、释放人力资源要素活力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与完整产业体系优势结合,推动形成供给与需求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拓展整合扩大高质量发展体系效益的重要路径;制度、市场、产业的实现和发展优势取决于人才,人才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最终源泉。 《建议》包括“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等一系列战略部署。巩固和加强这种优势,加强和提高这种协同作用,确保中国现代化方式的稳定和长期发展。站在两个五年计划的交汇点,我们正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迈进,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迈进。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团结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委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强化“四个保密”,做到“两个维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创造新的历史成就! (每日经济评论员)
(编辑:付仲明)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