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近日,良品铺子(603719.sh)发布公告,宣布为期三个月的控制权转让计划正式结束。武汉国资国有子公司长江国贸未能按照承诺接管,宁波汉益创始团队仍为实际控制人。这场被市场寄予厚望的“自救”交易,最终因控股股东股权冻结等遗留问题而失败。这家曾经的“高端零食第一股”面临着股权和业绩的双重考验。资本“婚礼”7月10日晚落下帷幕,良品铺子宣布,宁波汉亿正筹划重大控制权变更。值得注意的是,甚至在当天公告发布之前,该公司股价就已提前跌停。当天晚上同日,上交所还就良品铺子工作发布监管函,明确了公司关键披露前股价涨停的监管要求。对象包括上市公司、董事、监事、股东、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中介机构等。7月18日,公司正式披露了协议细节。控股股东宁波汉益及一致行动人拟以每股12.42元的价格转让武汉国资21%的股份。若交易完成,长江国贸将成为良品铺子的控股股东,良品铺子的实际控制人将转变为武汉市国资委。同时,为推进交易,双方还将协议期限延长30天至10月15日。公司在公告中明确,引入扬子一江国际贸易在供应链综合服务、国际国内贸易、现代仓储物流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但由于宁波汉益与广州轻工之间的诉讼纠纷尚未解决,股权冻结状态无法解除,导致协议规定的“无权”条件无法满足,交易最终落空。 “一股二卖”引发争议。回顾上述纠纷的脉络,宁波汉亿与广州轻工于2025年5月签署了《协议》。为解决自身债务,前者同意后者在尽职调查后有权转让良品铺子部分股权。协议明确,2025年5月28日,广州轻工拥有股份优先购买权。不过,宁波汉仪并未在约定时间内与广州轻工签署股权交易协议,而是在不到两个月后,就签署了武汉拥有的资产合同。今年7月,广州轻工对宁波汉仪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护。由此,宁波汉亿持有的良品铺子19.89%股权被冻结。此外,除了要求宁波汉亿继续执行协议外,广轻还要求宁波汉亿按照每日交易总价的50000%计算持续违约金。截至7月31日,诉讼涉案金额达10.23亿元。业绩下滑,股东减持 知情人士透露,良品铺子股东控制权转移的背后,是公司业绩承压,经营形势更加严峻。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71.59亿元,同比下降11.02%;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亏损F 4610万元,同比下降125.57%,为2020年2月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绩持续下滑,营收同比萎缩27.2%至28.2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亏损9455万元,同比下降491.59%;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694%至-1.19亿元;毛利率下降至24.42%。此外,良品铺子的线下门店呈现明显下滑趋势。数据显示,上半年末,公司门店总数为2445家,较年初减少259家;从2023年公司业绩巅峰时的3293家门店减少848家。良品铺子在财报中表示,收入变化主要是由于2025年公司产品的持续优化和调整,销售价格为部分产品降价。此外,公司2025年继续优化门店结构,积极淘汰低效门店,导致门店数量减少。同时,受平台流量下降影响,公司线上收入下降,导致整体收入下降。此外,良品铺子实施的全渠道降价、扩量、品类拓展策略未能扭转业绩下滑趋势,而控股股东也试图通过转让控制权来清偿债务。 2024年5月,良品铺子宣布两大重要股东“宁波汉亿”和“大勇股份有限公司”减持股份。

推荐文章